linux格式化硬盘命令xfs_linux格式化磁盘xfs

       很高兴有机会参与这个linux格式化硬盘命令xfs问题集合的讨论。这是一个多元且重要的话题,我将采取系统的方法,逐一回答每个问题,并分享一些相关的案例和观点。

1.如何查看linux分区是ext3还是ext4系统?

2.linux里的mkfs命令后面跟.vfat是什么意思?

3.linux里面fdisk和parted命令查询出来的磁盘信息有什么不同?

4.centos磁盘与文件系统管理

linux格式化硬盘命令xfs_linux格式化磁盘xfs

如何查看linux分区是ext3还是ext4系统?

       需要准备的材料分别是:电脑、linux连接工具。

       1、首先连接上linux主机,进入等待输入指令的linux命令行状态。

       2、输入:df -lhT,按回车。

       3、此时会打印出所有分区的列表,其中Type列就是文件系统的类型,其可能为ext3或ext4或者其它类型,例如xfs、tmpfs等。

linux里的mkfs命令后面跟.vfat是什么意思?

       1、df -T 命令查看

       这个是最简单的命令,文件系统类型在Type列输出。只可以查看已经挂载的分区和文件系统类型。如下所示:

       [root@mylnx008 ~]# df -T /dev/sdb

       Filesystem Type 1K-blocks Used Available Use% Mounted on

       /dev/sdb xfs 315467264 4356404 311110860 2% /mysql

       [root@mylnx008 ~]# df -T

       Filesystem Type 1K-blocks Used Available Use% Mounted on

       /dev/sda2 xfs 30929148 22455300 8473848 73% /

       devtmpfs devtmpfs 1746644 0 1746644 0% /dev

       tmpfs tmpfs 1757220 0 1757220 0% /dev/shm

       tmpfs tmpfs 1757220 24868 1732352 2% /run

       tmpfs tmpfs 1757220 0 1757220 0% /sys/fs/cgroup

       /dev/sda1 xfs 508580 63024 445556 13% /boot

       /dev/sdc1 ext4 139203080 8699072 123409840 7% /mnt/resource

       tmpfs tmpfs 351448 0 351448 0% /run/user/1000

       /dev/sdb xfs 315467264 4356404 311110860 2% /mysql

       2、parted -l命令查看

       如下所示,parted -l 命令会输出文件系统类型(File system), 其中参数l表示列出所有设备的分区信息。《Linux就该这么学》一起学习交流linux知识。

       [root@DB-Server ~]# parted -l

       Model: ATA ST500DM002-1BD14 (scsi)

       Disk /dev/sda: 500GB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B/512B

       Partition Table: msdos

       Number Start End Size Type File system Flags

       1 32.3kB 107MB 107MB primary ext3 boot

       2 107MB 500GB 500GB primary lvm

       3、blkid命令查看

       查看已格式化分区的UUID和文件系统。使用blkid可以输出分区或分区的文件系统类型,查看TYPE字段输出。

       [root@DB-Server ~]# blkid

       /dev/mapper/VolGroup00-LogVol01: TYPE="swap"

       /dev/mapper/VolGroup00-LogVol00: UUID="1c0d5470-1503-4a18-b184-53483466d948" TYPE="ext3"

       /dev/sda1: LABEL="/boot" UUID="582b189c-396c-4da8-a7a3-1effaa3e4000" TYPE="ext3"

       /dev/VolGroup00/LogVol00: UUID="1c0d5470-1503-4a18-b184-53483466d948" TYPE="ext3"

       /dev/VolGroup00/LogVol01: TYPE="swap"

       /dev/mapper/VolGroup00-LogVol03: UUID="f037ba1e-77a1-439a-8a10-b78c3cca68ec" SEC_TYPE="ext2" TYPE="ext3"

       [root@DB-Server ~]# blkid /dev/sda1

       /dev/sda1: LABEL="/boot" UUID="582b189c-396c-4da8-a7a3-1effaa3e4000" TYPE="ext3"

       4、命令lsblk -f 查看

       有些系统可能没有这个命令,需要安装。注意:lsblk -f也可以查看未挂载的文件系统类型

       [root@mylnx008 ~]# lsblk -f

       NAME FSTYPE LABEL UUID MOUNTPOINT

       fd0

       sda

       ├─sda1 xfs b98659b2-5f8c-493e-9304-658905ef1391 /boot

       └─sda2 xfs b7559ac5-b3a4-4b00-b98a-a2a2611806d0 /

       sdb xfs 6fcc5417-3c1b-4c71-aac7-344bac7654a4 /mysql

       sdc

       └─sdc1 ext4 1ad7da45-2366-4c4f-acd4-484600c4153a /mnt/resource

linux里面fdisk和parted命令查询出来的磁盘信息有什么不同?

       你既然知道-t参数的意义 那就好解释了

       -t参数后跟格式化目标的文件系统格式

       比如要格式化为 ext3 就是 mkfs -V -t ext3 /dev/xxx

       至于vfat “扩展文件分配表系统”的意思,主要应用于在Windows 95中。它对FAT16文件系统进行扩展,并提供支持长文件名,文件名可长达255个字符

       以上是微软对vfat的定义 可以视作fat16 和fat32之间的过度 实际上 在linux中 vfat已经特指fat32 文件系统了

centos磁盘与文件系统管理

       fdisk -l

       可以列出所有的分区,包括没有挂上的分区和usb设备.我一般用这个来查找需要挂载的分区的位置,比如挂上u盘.

       实例解说Linux中fdisk分区使用方法 :/set/39459.html

       一、fdisk 的介绍;

        fdisk - Partition table manipulator for Linux ,译成中文的意思是磁盘分区表操作工具;本人译的不太好,也没有看中文文档;其实就是分区工具;

        fdsik 能划分磁盘成为若干个区,同时也能为每个分区指定分区的文件系统,比如linux 、fat32、 linux 、linux swap 、fat16 以及其实类Unix类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等;当然我们用fdisk 对磁盘操作分区时,并不是一个终点,我们还要对分区进行格式化所需要的文件系统;这样一个分区才能使用;这和DOS中的fdisk 是类似的;

        二、合理规划您的硬盘分区;

        在操作分区之前,我们要明白硬盘分区一点理论,比如硬盘容量和分区大小的计算;对一个硬盘如何规划分区等,请参考如下文档,谢谢;

        《合理规划您的硬盘分区》

        三、fdisk -l 查看硬盘及分区信息;

        通过《合理规划您的硬盘分区》 ,我们知道主分区(包括扩展分区)的总个数不能超过四个;也不能把扩展分区包围在主分区之间;根据这个原则,我们划分硬盘分区就比较容易的多;也能为以后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1、通过fdisk -l 查看机器所挂硬盘个数及分区情况;

       [root@localhost beinan]# fdisk -l

       Disk /dev/hda: 80.0 GB, 80026361856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9729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hda1 * 1 765 6144831 7 HPFS/NTFS

       /dev/hda2 766 2805 16386300 c W95 FAT32 (LBA)

       /dev/hda3 2806 9729 55617030 5 Extended

       /dev/hda5 2806 3825 8193118+ 83 Linux

       /dev/hda6 3826 5100 10241406 83 Linux

       /dev/hda7 5101 5198 787153+ 82 Linux swap / Solaris

       /dev/hda8 5199 6657 11719386 83 Linux

       /dev/hda9 6658 7751 8787523+ 83 Linux

       /dev/hda10 7752 9729 15888253+ 83 Linux

       Disk /dev/sda: 1035 MB, 1035730944 bytes

       256 heads, 63 sectors/track, 125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128 * 512 = 8257536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1 25 201568+ c W95 FAT32 (LBA)

       /dev/sda2 26 125 806400 5 Extended

       /dev/sda5 26 50 201568+ 83 Linux

       /dev/sda6 51 76 200781 83 Linux

        通过上面的信息,我们知道此机器中挂载两个硬盘(或移动硬盘),其中一个是hda 另一个是sda ;如果我们想查看单个硬盘情况,可以通过 fdisk -l /dev/hda1 或者fdisk -l /dev/sda1 来操作;以fdisk -l 输出的硬盘标识为准;

        其中 hda有三个主分区(包括扩展分区),分别是主分区 hda1 hda2 和hda3(扩展分区) ;逻辑分区是 hda5到hda10;

        其中 sda 有两个主分区(包括扩展分区),分别是 hda1 和hda2 (扩展分区);逻辑分区是 sda5 hda6 ;

        硬盘总容量=主分区(包括扩展分区)总容量

        扩展分区容量=逻辑分区总容量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得知 hda=hda1+hda2+hda3,其中hda3=hda5+hda6+hda7+hda8+hda9+hda10 …… ……

        2、关于fdisk -l 一些数值的说明;

       Disk /dev/hda: 80.0 GB, 80026361856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9729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这个硬盘是80G的,有255个磁面;63个扇区;9729个磁柱;每个 cylinder(磁柱)的容量是 8225280 bytes=8225.280 K(约为)=8.225280M(约为);

       分区序列 引导 开始 终止 容量 分区类型ID 分区类型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hda1 * 1 765 6144831 7 HPFS/NTFS

       /dev/hda2 766 2805 16386300 c W95 FAT32 (LBA)

       /dev/hda3 2806 9729 55617030 5 Extended

       /dev/hda5 2806 3825 8193118+ 83 Linux

       /dev/hda6 3826 5100 10241406 83 Linux

       /dev/hda7 5101 5198 787153+ 82 Linux swap / Solaris

       /dev/hda8 5199 6657 11719386 83 Linux

       /dev/hda9 6658 7751 8787523+ 83 Linux

       /dev/hda10 7752 9729 15888253+ 83 Linux

        说明:

        硬盘分区的表示:在Linux 是通过hd*x 或 sd*x 表示的,其中 * 表示的是a、b、c …… …… x表示的数字 1、2、3 …… …… hd大多是IDE硬盘;sd大多是SCSI或移动存储;

        引导(Boot):表示引导分区,在上面的例子中 hda1 是引导分区;

        Start (开始):表示的一个分区从X cylinder(磁柱)开始;

        End (结束):表示一个分区到 Y cylinder(磁柱)结束;

        id和System 表示的是一个意思,id看起来不太直观,我们要在fdisk 一个分区时,通过指定id来确认分区类型;比如 7表示的就NTFS 分区;这个在fdisk 中要通过t功能来指定。下面的部份会提到;

        Blocks(容量):这是我翻译的,其实不准确,表示的意思的确是容量的意思,其单位是K;一个分区容量的值是由下面的公式而来的;

        Blocks = (相应分区End数值 - 相应分区Start数值)x 单位cylinder(磁柱)的容量

        所以我们算一下 hda1的 Blocks 的大小 :

        hda1 Blocks=(765-1)x8225.280=6284113.92 K = 6284.113.92M

        注:换算单位以硬盘厂家提供的10进位算起,如果以操作系统二进制来算,这个分区容量应该更少一些,得出的这个值和我们通过 fdisk -l 看到的 /dev/hda1的值是大体相当的,因为换算方法不一样,所以也不可能尽可能的精确;再加上分区时的一点损失之类,有时或大或小是存在的;

        我们查看分区大小或者文件的时候,还是用十进制来计算比较直观;推算办法是 byte 向前推小数点三位就是K ,K单位的值向前推小数点三位就是M,M向前推小数点三位就是G…… …… 一般也差不了多少;这么算就行;

        3、估算一个存储设备是否被完全划分;

        我们估算一个硬盘是否完全被划分,我们只要看 fdisk -l 输出的内容中的 cylinders(柱体) 上一个分区的End 和 下一个分区的Start是不是一个连续的数字,另外要看一下每个硬盘设备的fdisk -l 的开头部份,看一下他的 cylinders(柱体)的值;

        比如hda设备,我们看到的是 9729 cylinders ;我们通过 hda的分区表可以看到上一个分区的End的值+1 就是下一个分区的Start 的值;比如 hda2的Start的值是 hda1 的End 的值+1,这证明 hda1 和hda2 中间没有空白分区,是连续的,以此类推;在 hda10,我们看到 End 的值是9729 ,而在fdisk -l头部信息中也有9729 cylinders,证明这个硬盘已经完全划分;

       Disk /dev/sda: 1035 MB, 1035730944 bytes

       256 heads, 63 sectors/track, 125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128 * 512 = 8257536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1 25 201568+ c W95 FAT32 (LBA)

       /dev/sda2 26 125 806400 5 Extended

       /dev/sda5 26 50 201568+ 83 Linux

       /dev/sda6 51 76 200781 83 Linux

        我们再看看 sda 移动储是不是被完全划分了;sda有 125个cylinders (柱体),有一个主分区和一个扩展分区构成;在扩展分区中,我们看到End的值为125,而这个移动硬盘的cylinder也是125,这能说明这个硬盘不可能再添加任何主分区了;根据我们上面所说的 sda1 sda2 sda5 sda6 之间未有任何未划分空间,但sda6 的cylinders (柱体)的End值却是 76 ,而 sda总的cylinders (柱体)有125个,由此看来sda 在 sda6后面有未划分区域;

        至于sda 有多少未划分空间,我们算一下就知道了;扩展分区总容量是 806400 K ,大约是 806.400M左右,而逻辑分区 sda5 和sda6 的大小加起来是 400M左右,所以还仍有400M左右未划分空间,并且只能划分为链逻辑分区;

        四、fdisk 对硬盘及分区的操作,进入fdisk 对硬盘操作阶段;

        我们可以对硬盘进行分区操作,前提是您把fdisk -l 弄明白了;通过fdisk -l ,我们能找出机器中所有硬盘个数及设备名称;比如上面的例子,我们会看到两个设备一个是/dev/hda ,另一个是/dev/sda ;

        fdisk 操作硬盘的命令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beinan]# fdisk 设备

        比如我们通过 fdisk -l 得知 /dev/hda 或者 /dev/sda设备;我们如果想再添加或者删除一些分区,可以用

        [root@localhost beinan]# fdisk /dev/hda

        或

        [root@localhost beinan]# fdisk /dev/sda

        注 在以后的例子中,我们要以 /dev/sda设备为例,来讲解如何用fdisk 来操作添加、删除分区等动作;

        1、fdisk 的说明;

        当我们通过 fdisk 设备,进入相应设备的操作时,会发现有如下的提示;以 fdisk /dev/sda 设备为例,以下同;

       [root@localhost beinan]# fdisk /dev/sda

       Command (m for help): 在这里按m ,就会输出帮助;

       Command action

        a toggle a bootable flag

        b edit bsd disklabel

        c toggle the dos compatibility flag

        d delete a partition 注:这是删除一个分区的动作;

        l list known partition types 注:l是列出分区类型,以供我们设置相应分区的类型;

        m print this menu 注:m 是列出帮助信息;

        n add a new partition 注:添加一个分区;

        o create a new empty DOS partition table

        p print the partition table 注:p列出分区表;

        q quit without saving changes 注:不保存退出;

        s create a new empty Sun disklabel

        t change a partition's system id 注:t 改变分区类型;

        u change display/entry units

        v verify the partition table

        w write table to disk and exit 注:把分区表写入硬盘并退出;

        x extra functionality (experts only) 注:扩展应用,专家功能;

        其实我们常用的只有注有中文的,其它的功能我们不常用(呵,主要是我不会用,否则早会卖弄一下了);x扩展功能,也不是常用的;一般的情况下只要懂得 d l m p q t w 就行了;

        下面以实例操作来详述,没有例子没有办法就,新手也看不懂;

        2、列出当前操作硬盘的分区情况,用p;

       Command (m for help): p

       Disk /dev/sda: 1035 MB, 1035730944 bytes

       256 heads, 63 sectors/track, 125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128 * 512 = 8257536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1 25 201568+ c W95 FAT32 (LBA)

       /dev/sda2 26 125 806400 5 Extended

       /dev/sda5 26 50 201568+ 83 Linux

       /dev/sda6 51 76 200781 83 Linux

        3、通过fdisk的d指令来删除一个分区;

       Command (m for help): p 注:列出分区情况;

       Disk /dev/sda: 1035 MB, 1035730944 bytes

       256 heads, 63 sectors/track, 125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128 * 512 = 8257536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1 25 201568+ c W95 FAT32 (LBA)

       /dev/sda2 26 125 806400 5 Extended

       /dev/sda5 26 50 201568+ 83 Linux

       /dev/sda6 51 76 200781 83 Linux

       Command (m for help): d 注:执行删除分区指定;

       Partition number (1-6): 6 注:我想删除 sda6 ,就在这里输入 6 ;

       Command (m for help): p 注:再查看一下硬盘分区情况,看是否删除了?

       Disk /dev/sda: 1035 MB, 1035730944 bytes

       256 heads, 63 sectors/track, 125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128 * 512 = 8257536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1 25 201568+ c W95 FAT32 (LBA)

       /dev/sda2 26 125 806400 5 Extended

       /dev/sda5 26 50 201568+ 83 Linux

       Command (m for help):

        警告:删除分区时要小心,请看好分区的序号,如果您删除了扩展分区,扩展分区之下的逻辑分区都会删除;所以操作时一定要小心;如果知道自己操作错了,请不要惊慌,用q不保存退出;切记切记!!!!在分区操作错了之时,千万不要输入w保存退出!!!

        4、通过fdisk的n指令增加一个分区;

       Command (m for help): p

       Disk /dev/sda: 1035 MB, 1035730944 bytes

       256 heads, 63 sectors/track, 125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128 * 512 = 8257536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1 25 201568+ c W95 FAT32 (LBA)

       /dev/sda2 26 125 806400 5 Extended

       /dev/sda5 26 50 201568+ 83 Linux

       Command (m for help): n 注:增加一个分区;

       Command action

        l logical (5 or over) 注:增加逻辑分区,分区编号要大于5;为什么要大于5,因为已经有sda5了;

        p primary partition (1-4) 注:增加一个主分区;编号从 1-4 ;但sda1 和sda2都被占用,所以只能从3开始;

       p

       Partition number (1-4): 3

       No free sectors available 注:失败中,为什么失败?

        注:我试图增加一个主分区,看来是失败了,为什么失败?因为我们看到主分区+扩展分区把整个磁盘都用光了,看扩展分区的End的值,再看一下 p输出信息中有125 cylinders;最好还是看前面部份;那里有提到;

        所以我们只能增加逻辑分区了;

        Command (m for help): n

       Command action

        l logical (5 or over)

        p primary partition (1-4)

       l 注:在这里输入l,就进入划分逻辑分区阶段了;

       First cylinder (51-125, default 51): 注:这个就是分区的Start 值;这里最好直接按回车,如果您输入了一个非默认的数字,会造成空间浪费;

       Using default value 51

       Last cylinder or +size or +sizeM or +sizeK (51-125, default 125): +200M 注:这个是定义分区大小的,+200M 就是大小为200M ;当然您也可以根据p提示的单位cylinder的大小来算,然后来指定 End的数值。回头看看是怎么算的;还是用+200M这个办法来添加,这样能直观一点。如果您想添加一个10G左右大小的分区,请输入 +10000M ;

       Command (m for help):

        5、通过fdisk的t指令指定分区类型;

       Command (m for help): t 注:通过t来指定分区类型;

       Partition number (1-6): 6 注:要改变哪个分区类型呢?我指定了6,其实也就是sda6

       Hex code (type L to list codes):L 注:在这里输入L,就可以查看分区类型的id了;

       Hex code (type L to list codes): b 注:如果我想让这个分区是 W95 FAT32 类型的,通过L查看得知 b是表示的是,所以输入了b;

       Changed system type of partition 6 to b (W95 FAT32) 注:系统信息,改变成功;是否是改变了,请用p查看;

       Command (m for help): p

       Disk /dev/sda: 1035 MB, 1035730944 bytes

       256 heads, 63 sectors/track, 125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128 * 512 = 8257536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1 25 201568+ c W95 FAT32 (LBA)

       /dev/sda2 26 125 806400 5 Extended

       /dev/sda5 26 50 201568+ 83 Linux

       /dev/sda6 51 75 201568+ b W95 FAT32

        6、fdisk 的退出,用q或者 w;

        其中 q是 不保存退出,w是保存退出;

        Command (m for help): w

        或

        Command (m for help): q

        7、一个添加分区的例子;

        本例中我们会添加两个200M的主分区,其它为扩展分区,在扩展分区中我们添加两个200M大小的逻辑分区;

       Command (m for help): p 注:列出分区表;

       Disk /dev/sda: 1035 MB, 1035730944 bytes

       256 heads, 63 sectors/track, 125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128 * 512 = 8257536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Command (m for help): n 注:添加分区;

       Command action

        e extended

        p primary partition (1-4)

       p 注:添加主分区;

       Partition number (1-4): 1 注:添加主分区1;

       First cylinder (1-125, default 1): 注:直接回车,主分区1的起始位置;默认为1,默认就好;

       Using default value 1

       Last cylinder or +size or +sizeM or +sizeK (1-125, default 125): +200M 注:指定分区大小,用+200M来指定大小为200M

       Command (m for help): n 注:添加新分区;

       Command action

        e extended

        p primary partition (1-4)

       p 注:添加主分区

       Partition number (1-4): 2 注:添加主分区2;

       First cylinder (26-125, default 26):

       Using default value 26

       Last cylinder or +size or +sizeM or +sizeK (26-125, default 125): +200M 注:指定分区大小,用+200M来指定大小为200M

       Command (m for help): n

       Command action

        e extended

        p primary partition (1-4)

       e 注:添加扩展分区;

       Partition number (1-4): 3 注:指定为3 ,因为主分区已经分了两个了,这个也算主分区,从3开始;

       First cylinder (51-125, default 51): 注:直接回车;

       Using default value 51

       Last cylinder or +size or +sizeM or +sizeK (51-125, default 125): 注:直接回车,把其余的所有空间都给扩展分区;

       Using default value 125

       Command (m for help): p

       Disk /dev/sda: 1035 MB, 1035730944 bytes

       256 heads, 63 sectors/track, 125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128 * 512 = 8257536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1 25 201568+ 83 Linux

       /dev/sda2 26 50 201600 83 Linux

       /dev/sda3 51 125 604800 5 Extended

       Command (m for help): n

       Command action

        l logical (5 or over)

        p primary partition (1-4)

       l 注:添加逻辑分区;

       First cylinder (51-125, default 51):

       Using default value 51

       Last cylinder or +size or +sizeM or +sizeK (51-125, default 125): +200M 注:添加一个大小为200M大小的分区;

       Command (m for help): n

       Command action

        l logical (5 or over)

        p primary partition (1-4)

       l 注:添加一个逻辑分区;

       First cylinder (76-125, default 76):

       Using default value 76

       Last cylinder or +size or +sizeM or +sizeK (76-125, default 125): +200M 注:添加一个大小为200M大小的分区;

       Command (m for help): p 列出分区表;

       Disk /dev/sda: 1035 MB, 1035730944 bytes

       256 heads, 63 sectors/track, 125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128 * 512 = 8257536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1 25 201568+ 83 Linux

       /dev/sda2 26 50 201600 83 Linux

       /dev/sda3 51 125 604800 5 Extended

       /dev/sda5 51 75 201568+ 83 Linux

       /dev/sda6 76 100 201568+ 83 Linux

        然后我们根据前面所说通过t指令来改变分区类型;

        最后不要忘记w保存退出;

        五、对分区进行格式化,以及加载;

        先提示一下;用 mkfs.bfs mkfs.ext2 mkfs.jfs mkfs.msdos mkfs.vfatmkfs.cramfs mkfs.ext3 mkfs.minix mkfs.reiserfs mkfs.xfs 等命令来格式化分区,比如我想格式化 sda6为ext3文件系统,则输入;

        [root@localhost beinan]# mkfs.ext3 /dev/sda6

        如果我想加载 sda6到目前系统来存取文件,应该有mount 命令,但首先您得建一个挂载目录;比如 /mnt/sda6 ;

       [root@localhost beinan]# mkdir /mnt/sda6

       [root@localhost beinan]# mount /dev/sda6 /mnt/sda6

       [root@localhost beinan]# df -lh

       Filesystem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dev/hda8 11G 8.4G 2.0G 81% /

       /dev/shm 236M 0 236M 0% /dev/shm

       /dev/hda10 16G 6.9G 8.3G 46% /mnt/hda10

       /dev/sda6 191M 5.6M 176M 4% /mnt/sda6

        这样我们就能进入 /mnt/sda6目录,然后存取文件了;

        具体的权限方法,以及mount 更详细的用法,在以后我会专门写一个帖子;在一帖中放下所有的内容实在有点为难;

       parted

       好用的分区容量调整工具 parted

       这也是 doooom 的一篇文章,发表在 linuxsir 的 LFS 版,那里还有一些相关的讨论。如果你曾经被 Partion Magic 搞坏了分区表(像我一样:-( ),那么 parted 可能是你更好的选择。

       parted 简易中文说明

       parted支持的文件系统:

       /gnu_linux/lfs/lfs-4.0/clfs/parted.html

        Linux的标准文件系统为Ext2。是一种索引式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一开始就将inode与block规划好了,除非重新格式化(或者利用resize2fs 等指令变更文件系统大小),否则 inode 与 block 固定后就不再变动。

        Ext2 文件系统在格式化的时候分为多个区块群组 (block group) 的,每个区块群组都有独立的inode/block/superblock系统。每一个区块群组(block group)的六个主要内容:

        inode table 与 data block称为 数据存放区域 ,至于其他例如 superblock、 block bitmap 与 inode bitmap 等区段就被称为 metadata (中介资料)

        新建文件的过程:

        数据的不一致 (Inconsistent) 状态 :在修改过的块写回之前,系统崩溃,甚至导致metadata 的内容与实际数据存放区产生不一致。 解决办法

        为了避免CPU等待磁盘I/O,Linux使用 异步处理 (asynchronously)的方式。所谓的异步处理是这样的:磁盘数据在内存中如果没有修改过则设置为干净(clean)的。否则设定为脏的(Dirty)。但不立即写入到磁盘中! 系统会不定时的将内存中设定为Dirty的数据写回磁盘,以保持磁盘与内存数据的一致性。 也可以利sync 指令来手动强迫写入磁盘。

        挂载点一定是目录,该目录为进入该文件系统的入口。 文件系统必须要挂载到目录树的某个目录后,才能够使用该文件系统。

        想要知道你的Linux支持的文件系统有哪些,可以察看 /lib/modules/$(uname -r)/kernel/fs 这个目录;想要知道系统目前已加载到内存中支持的文件系统可以查看 /proc/filesystems 这个文件。

        EXT系列文件系统的 缺点 :支持度最广,但格式化超慢, 原因 是预先规划出所有的inode/block/metadata等数据,随着磁盘容量越来越大,格式化越来越费时间。

        xfs 文件系统 优点 :较适合大容量磁盘与巨型文件(如虚拟磁盘)。

        xfs文件系统在资料的分布上,主要规划为三个部份,一个数据 区 (data section)、一个文件系统活动登录区 (log section)以及一个实时运作区 (realtime section)。 这三个区域的数据内容如下:

        windows使用盘符来处理不同的文件系统,所谓不需要将不同的文件系统整合,而大多数UNIX操作系统都使用虚拟文件系统概念尝试将多种文件系统统一成一个有序的框架。

关键思想* :抽象出所有文件系统的共有部分,并且将这部分代码放在单独的一层,该层调用底层的实际文件系统来具体管理数据。

        VFS有对用户进程的上层接口(POSIX接口),对实际文件系统的下层接口。只要实际文件系统提供VFS所需的功能,VFS就不需要知道或者关心数据具体存放在什么地方或者底层实际文件系统是什么的样子。

        实际文件系统在使用前必须先注册,即提供一个包含VFS所需函数的地址的列表。

        设计实际文件系统时只需要先获得VFS期待的功能,然后再实现这些功能即可,如果文件系统已经存在,则只需提供VFS所需功能即可。

        硬链接 :多个文件名映射到同一文件的inode。hard link只是在某个目录的data block中新增一个文件名链接到某inode号码的关联记录。特点:

        软链接(符号链接) :建立一个独立的文件,该文件的block记录的目标文件的路径。类似于windows的快捷方式。特点:

        目录的链接计数 :新建一个子目录时,该子目录的链接计数为2,而当前目录链接计数加1,因为自目录中有.和..两个目录。

        命令 :dumpe2fs [ -bfhixV ] [ -o superblock=superblock ] [ -o blocksize=blocksize ] device

描述 :显示ext系列文件系统的超级块和区块群组信息。

        命令 :xfs_info 挂载点 | 装置文件名

描述 :显示xfs文件系统的超级块和区块群组信息。

       

        命令 :df [-ahikHTm] [ 目录或文件名]

描述 :可以查看文件系统的整体磁盘使用情况。

        命令 :du [-ahskm] 文件或目录

描述 :评估文件系统的磁盘使用量(常用在推估目录所占容量)。

        命令 :ln [-sf] 来源文件 目标文件

描述 :建立硬链接和软链接。

        命令 :link 来源文件 目标文件

描述 :建立硬链接

        命令 :unlink 目标文件

描述 :删除硬链接

        新增磁盘的步骤:

        命令 :lsblk [-dfimpt ] [device]

描述 :列出系统上的所有磁盘列表。

        命令 :blkid

描述 :可以查看块设备(包括交换分区)的文件系统类型、LABEL、UUID、挂载目录等信息。

        命令 :parted device_name print

描述 :列出磁盘的分区表类型与分区信息。

        命令 :parted [装 置] [ 指令 [ 参数 ]]

描述 :对GPT或者MBR磁盘建立分区

        命令 :gdisk 装置名

描述 :对GPT格式磁盘分区。

        命令 :fdisk 装置名

描述 :对MBR格式磁盘分区。

        命令 :partprobe [-s]

描述 :更新分区表信息。

        命令 :mkfs [-t type] [fs-options] device [size]

描述 :根据指定的文件系统类型调用对应的格式化工具格式化磁盘。

        命令 :mkfs.xfs [-b bsize] [-d parms] [-i parms] [-l parms] [-L label] [-f] [-r parms] 装置名

描述 :将磁盘进行xfs格式化

        命令 :mkfs.ext4 [-b size] [-L label] 装置名

描述 :将磁盘进行ext4格式化

        命令 :xfs_repair [-fnd] 装置名

描述 :检验与修复xfs文件系统。修复时该文件系统不能被挂载!

        命令 :fsck [-lsAVRTMNP] [-r [fd]] [-C [fd]] [-t fstype] [filesystem…] [–] [fs-specific-options]

描述 :根据指定的type调用相关工具来检验与修复文件系统。

        命令 :fsck.ext4 [-pf] [-b superblock] 装置名

描述 :检验与修复ext4文件系统.

        注意:

        命令 :mount [-l|-h|-V]

        mount -a [-fFnrsvw] [-t fstype] [-O optlist]

        mount [-fnrsvw] [-o options] device|dir

        mount [-fnrsvw] [-t fstype] [-o options] device dir

描述 :挂载文件系统。

        基本上,不需要加上-t这个选项,系统会自动的分析最恰当的文件系统来尝试挂载你需要的装置!由于文件系统几乎都有 superblock , Linux 可以透过分析superblock 搭配Linux自己的驱动程序去测试挂载,如果成功的套和了,就立刻自动的使用该类型的文件系统挂载起来啊!那么系统有没有指定哪些类型的 filesystem 才需要进行上述的挂载测试呢?主要是参考底下这两个文件:

        那怎么知道Linux有没有相关文件系统类型的驱动程序呢?Linux支持的文件系统之驱动程序都写在 /lib/modules/$(uname -r)/kernel/fs/ 目录找中,例如 ext4 的驱动程序就写在 /lib/modules/$(uname -r)/kernel/fs/ext4/ 这个目录下啦!

        光驱一挂载之后就无法退出光盘片了!除非你将他卸除才能够退出!

        命令 :umount [-fn] 装置文件名或挂载点

描述 :卸除文件系统或装置。

        命令 :mknod 装置文件名 [bcp] [Major] [Minor]

描述 :设置装置的主次设备代码。

        命令 :xfs_admin [-lu] [-L label] [-U uuid] 装置文件名

描述 :修改XFS文件系统的 UUID 与 Label name

        命令 :tune2fs [-l] [-L Label] [-U uuid] 装置文件名

描述 :修改ext4文件系统的 UUID 与 Label name

        在开机的时候就将文件系统挂载好,可以通过修改 /etc/fstab ,mount指令就是将所有的选项与参数写入到这个文件中。除此之外, /etc/fstab 还加入了 dump 这个备份用指令的支持! /etc/fstab 是开机时的配置文件,实际 filesystem 的挂载是记录到 /etc/mtab 与 /proc/mounts 。但当 /etc/fstab 数据错误,导致无法开机而进入单人维护模式时,由于根目录是只读状态,无法修改 /etc/fstab ,也无法更新 /etc/mtab ,只能使用 mount -n -o remount,rw / 来重新挂载根目录。

        命令 :mkswap [options] device [size]

描述 :用于在一个文件或者设备上建立交换分区。

        命令 :swapon [options] [specialfile…]

描述 :用于在一个文件或者设备上建立交换分区。

        命令 :swapoff [-va] [specialfile…]

描述 :用于在一个文件或者设备上建立交换分区。

        命令 :free [options]

描述 :显示当前系统内存使用情况。

        关注点赞不迷路[可怜]

       好了,关于“linux格式化硬盘命令xfs”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linux格式化硬盘命令xfs”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